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邂逅「诗和远方」:打开浪漫诗人的诗词世界 > 第 2 节 李白 远大的政治抱负是怎么夭折的(第1页)

第 2 节 李白 远大的政治抱负是怎么夭折的(第1页)

()

李白得到朋友和玉真公主的引荐,终于要进京去见皇上了,也终于可以施展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了。来到人生的下半场,李白又会遭遇哪些人生境遇呢?

一、长安的翰林生涯

唐玄宗天宝元年,即742年,充满政治渴望的李白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机遇。这一年,李白四十二岁。

事情会像李白预想的那样发展吗?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虽然唐太宗给了李白礼遇与敬重,但在治国方面,并未重用他,只是给了他一个「翰林供奉」的职位,只是负责陪侍皇帝游戏诗文。

李白的的政治抱负苦于不能施展,他不得志、不得意。因此,他在长安这一时期的诗文有两种倾向:其一,表现自己深受玄宗宠信时那种得意的情状,或者表达对皇帝的感恩之情;其二,表现自己没有实现巨大政治理想抱负的怨愤。

一年多后,李白眼看大唐的繁荣景象背后,正蕴藏着深深地危机,而那些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跋扈的宦官和外戚,却像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他太压抑了,「大济苍生」的抱负无法施展,濒于破灭,无奈之下,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自己有意归山。谁料,却被奸臣编造谗言,传到了玄宗那里。玄宗听信谗言,对李白「赐金放还」。

李白苦等十年,才得到这个一飞冲天的大好良机,没成想不到两年,梦想即破灭。他被迫离开长安,长安的朋友们都来为他践行,仕途无望的他苦闷无助,放声大哭,写下这首千古名篇《行路难》,以此抒发他壮志未酬、仕途艰辛的愤懑和无奈。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que)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的心理,急遽变化交替。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二、十年漫游,苦苦求索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怀着失意的痛苦离开了长安,他的政治理想遭到重大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这次挫折反而刺激他更进一步地执着于政治仕途。

从他四十四岁到五十五岁,也即他离开长安后的十余年间,李白漫游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一直在寻找新的政治机遇。从河南、山东、安徽,再到江苏、浙江、邯郸、清漳、临洺等地,他既想借着游历名山大川来解脱内心的痛苦,也想寻求新的政治机遇。

安史叛乱之际,李白希望自己能向皇帝献上灭胡之计,拯救危亡的局面,于是奔赴长安。无奈,还未等他到达长安,战事便急转直下,通向长安的道路被敌军封锁,他只好无奈折返,隐居庐山,静待下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

不久,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为保命出逃长安。在去成都的路上,唐玄宗听从宰相房琯的建议,下诏实行诸王分镇,即「分置制诏」。当时,永王李璘负责在湖北江陵和武昌附近地区集结兵力,招募勇士,筹集数以万计的军费和粮草。途中经过九江的时候,派亲信伟子春邀请李白加入幕府。

李白得知消息后,立即加入了李璘的军队,这一次,距离他上次离开长安又过去了十二年。入伍后,永王军中救国杀敌的气氛感染着他,李白表现出雄健的激昂情绪,似乎他辉煌的政治人生即将到来。他充满激情地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永王东巡歌》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麾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译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怪谈文学奖:现代都市恐怖病系列  高中生:三步打通理科思维  鉴爱高手,热血出击  仙君他貌美如花  繁华之间:名利场上的一夜沉浮  梦想乡:整个世界也无法阻止我来爱你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围观考古现场(全新升级版)  大话西方艺术史:艺术原来这么有趣  重生后,弃女毒妃飒爆全京城  2021 智能手机选购指南:看懂市场,做聪明的购机人  刑侦笔记:真实案件始末  九秘神针:君临天下  2021 平板电脑推荐与选购:高效选品方法论  给压力山大的职场新人:升级职场能力,拼的是高手思维  隐私的角落:女人们的微笑战争  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摄影配件入门手册: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超级高效术:让你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快人一步  王爷将心向明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