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邂逅「诗和远方」:打开浪漫诗人的诗词世界 > 第 2 节 爱梅画梅论王冕曲艺精湛马致远(第1页)

第 2 节 爱梅画梅论王冕曲艺精湛马致远(第1页)

()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元曲大家马致远,和著名诗人、画家王冕。

公元1271年至1368年,元代前后历经不到100年。马致远和王冕都是元代的大作家,虽然两人相差60岁,一个生活在元代的前50年,一个生活在中晚期。这100年间的时局除了只在前期出现过短暂的稳定外,元朝廷大多时间都在忙着对外扩张,到中期忙着政变,到后期则忙着腐败……可以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始终处在焦灼状态。

元朝的社会等级是这么划分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儒生竟然是倒数第二位,仅比乞丐高一点。而且当时的朝廷科举制度飘摇不定,文人没有上升路径,为了谋生,转向了元曲创作。生活在元代的汉族文人士大夫,则常常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操,更为重要的是反映民间疾苦。

一、元曲大家马致远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生卒年不详,大约在1250—1321年之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被称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其他散曲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一)生逢乱世,功名利禄错付

蒙古定宗五年(1250年)前后,正如他在《青杏子·悟迷》中所写的那样,「气概自来诗酒客,风流平昔富豪家」,马致远应该是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的,并像他在《拨不断·九重天》中所写的那样,「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在大都度过二十年左右的青少年时期。

1270年左右,马致远开始了「二十年漂泊生涯」。1273年,孛儿只斤·真金被立为太子,他在套曲《女冠子·枉了闲愁》中写道:「且念鲰[zōu]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像历代文人一样,正如李白、孟浩然、柳永等等,他们都曾写干谒[yè]诗给当时的权贵,以期望被举荐,好谋求功名。早期热衷于追求功名以求入仕大展宏图的马致远,似乎也曾向孛儿只斤·真金献诗,且似因孛儿只斤·真金的关系而为官。

1285年,孛儿只斤·真金去世。大概也是因为此,马致远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

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马致远参加了「元贞书会」,与李时中、艺人花李郎和红字李二合作创作了《邯郸道省悟黄粱梦》,并和王伯成结为忘年好友。

大德年间(1297年-1307年),经过了半世蹉跎的马致远大概在此时明白了「西村最好幽栖」(《哨遍·半世逢场作戏》),于是开始了「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的晚年隐居生活,隐居地点可能是杭州。

皇庆二年(1313年),元仁宗恢复科举。大概因此,马致远在1321年左右创作了套曲《粉蝶儿·至治华夷》来表示对元仁宗的好感。大约在这一套曲完成不久后,马致远便逝世了,时间在1324年秋季前。

(二)作品赏析

清代学者焦循说:词之体,尽于南宋,而金、元乃变为曲,关汉卿、乔梦符、马东篱、张小山等为一代巨手。

王国维先生评价马致远:「高华雄浑,情深文明。以唐诗喻之,东篱似李义山;以宋词喻之,东篱似欧阳永叔。」

下面我们选取他的两首小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他的风格。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远方。

赏析:

这首小令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

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

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屈原在《离骚》中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虽然马致远这首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寿阳曲·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繁华之间:名利场上的一夜沉浮  仙君他貌美如花  怪谈文学奖:现代都市恐怖病系列  鉴爱高手,热血出击  2021 智能手机选购指南:看懂市场,做聪明的购机人  隐私的角落:女人们的微笑战争  重生后,弃女毒妃飒爆全京城  刑侦笔记:真实案件始末  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梦想乡:整个世界也无法阻止我来爱你  大话西方艺术史:艺术原来这么有趣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摄影配件入门手册: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王爷将心向明月  超级高效术:让你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快人一步  2021 平板电脑推荐与选购:高效选品方法论  围观考古现场(全新升级版)  给压力山大的职场新人:升级职场能力,拼的是高手思维  九秘神针:君临天下  高中生:三步打通理科思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