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清代文艺青年:龚自珍、纳兰性德和高鼎。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人们一直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各朝代擅长的文学体裁。以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清朝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但是,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蔚为大观,诸多样式齐头并进,全面繁荣。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清代使之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在清代发扬光大。
郭绍虞教授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中论及清代学术之集大成时说: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一、狂傲的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年),字璱(sè)人,号定盦(ān)(一作定庵),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líng)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一)爱国斗士的一生
龚自珍出生于杭州一个官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进士及第,为官清廉颇有声望。而且他们家人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在这样的家庭中,龚自珍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12岁从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但是仕途上一直不太顺利。考了三次才中举,考了六次会试才中进士。
但因为字写的丑,被主考官曹振镛(yōng)以「楷法不中程」为由,在殿试中被排在了后面,这让龚自珍与进入翰林院的梦想失之交臂。
为了表达自己对朝廷取士不良风气的抗议,因为在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书法是非常看重的。清朝科考要求用「馆阁体」,要求字体乌、方、光、大,字体越是好看,就越容易入考官法眼。
龚自珍回到家中让自己的妻女苦练书法,后来个个都练得精通楷书,尤其是龚自珍的妻子何颉(jié)云书法尤佳。
龚自珍是一位爱国斗士。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比如,他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有自己的主张。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所以他始终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也正因为他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他又忤其长官,最后决计辞官南归。
1841年春,龚自珍执教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三月,父亲去世,龚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主持的杭州紫阳书院讲席。夏末,准备辞去教职,赴上海参加反抗外国侵略的战斗。但1841年9月26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阳,留下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
(二)作品赏析
1839年,鸦片战争的前一年,48岁的龚自珍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
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
1.《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赏析: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2.《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2021 智能手机选购指南:看懂市场,做聪明的购机人 鉴爱高手,热血出击 超级高效术:让你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快人一步 围观考古现场(全新升级版) 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摄影配件入门手册: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刑侦笔记:真实案件始末 隐私的角落:女人们的微笑战争 王爷将心向明月 重生后,弃女毒妃飒爆全京城 繁华之间:名利场上的一夜沉浮 给压力山大的职场新人:升级职场能力,拼的是高手思维 高中生:三步打通理科思维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九秘神针:君临天下 仙君他貌美如花 怪谈文学奖:现代都市恐怖病系列 2021 平板电脑推荐与选购:高效选品方法论 大话西方艺术史:艺术原来这么有趣 梦想乡:整个世界也无法阻止我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