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冰血长津湖:我在朝鲜战场的真实经历 > 第 7 节 这是朝鲜战场唯一的自拍照里面两个男孩正要去赴死(第1页)

第 7 节 这是朝鲜战场唯一的自拍照里面两个男孩正要去赴死(第1页)

()

这是朝鲜战场上唯一的自拍照。

左边的是战地摄影记者史云,现已去世,右边的是战地记者孙佑杰,这篇故事的口述者。

拍下这张照片前,孙佑杰刚刚救下了史云的性命,可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美军的上百门迫击炮齐刷刷打来。

片刻之间,断肢、尸体、衣物、棉絮挂满了灌木枝条,而炮袭下的部队仍像潮水一般此起彼伏、一波又一波地向前奔涌。

1951年的4月21日。

这天刚吃过晚饭,27军《胜利报》社长曲中一突然找到了我,说第五次战役即将打响,想让我明天就下部队去采访。

第五次战役规模巨大,仅志愿军一线作战兵力就高达60余万人,这样的战役我岂能错过,肯定能写出惊天动地的新闻。

我胸脯一挺接受了任务,于是问社长:「要我到哪个师去?」

而接下来社长的「通气」却让我心头一惊。

曲社长道:「要你直接下到团怎么样?」

「下到团?」我不禁重复了一句。

报社通常是战前下到师,战斗打响后发现了报道线索,才到团以下的基层去采访,现在战前就直接下到团,说明这个团执行的任务非同小可。

我急忙问社长:「到哪个团?」

「第80师的240团。」

史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摄影作品

这次战役第80师、81师担任第一梯队,其中80师240团是第一梯队的尖刀团。

我懂得「尖刀团」的厉害,好比一把锋利的尖刀,楔入纵深后将集中的敌人分割,为后续部队创造歼敌战机。

我更明白其中的危险,一旦楔入纵深必然遭到敌人的拼死围剿,这就意味着「尖刀团」要赴汤蹈火,为战役全局付出局部的重大牺牲。

如不随军采访报道,许多英雄事迹等战后采访,恐怕连知情人也找不到了。

240团之前在强攻美军「北极熊团」驻扎的3座独立院落时,担任主攻任务的3连两个排的战士,最后就只剩下一个,而「北极熊团」一个人也没留下。

我马上意识到,此次随「尖刀团」穿插,十之八九将有去无回,于是当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除了和手枪一样不离身的采访本和木刻刀、木刻本,其它东西都放在了社长的马上。

我对社长说:「请首长放心,我孙佑杰绝不会给报社丢脸。」

看我越是态度坚决,社长越是有些担心。战场上就是这样,你越不怕死,上级就越担心你的安危。

这时社长还告诉我,将同时派出摄影记者史云跟我一同执行此次任务,一来拍摄「尖刀团」的战地照片,二来彼此有个照应。

我一听,心里很高兴,史云和我是老搭档了,有他在,我放心。

2

史云是上海解放后入伍的青年知识分子,比我小四岁,只有20出头。

他不仅会摄影,而且懂英语,口说笔写都很棒。他刚到第27军,社长就让我俩搭班子写报道。

我写,他拍,我们一直搭档得非常好。

记得部队还没入朝时,我们在辽宁安东市(辽宁省丹东市旧称)休整,有一天没有军事行动,吃过早饭,我拉上史云,想去逛逛过去从没来过的安东市。

我们俩沿鸭绿江岸而行,好奇地看着江边的一切。原来鸭绿江的水不是我想象中的绿色,而是清澈透明的蓝色。

横跨鸭绿江的大铁桥,像是用许多节铁架子连接起来的,很是雄伟壮观。

更让我们新奇的是,一江之隔的对岸就是朝鲜的新义州市,这是当时朝鲜剩下的唯一一座完整的城市,繁华的街景清晰可见。

史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摄影作品

史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摄影作品

正在我远眺新义州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来源不明的轰鸣声,只见鸭绿江南岸上空,出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点。

我不禁在心里打了个寒颤,那是美国的轰炸机和喷气式战斗机,足足有上百架。

史云正在用相机专心拍摄鸭绿江大桥,还没有发现远方有异常,我一叫,他闻声跑过来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特殊恋人:穿越荆棘拥抱你  星际末世:我带玩家拆飞船  一寸相思:此情绵绵无绝期  晴偏好:辣手白莲,偏要高攀  你好,楚律师  诗人之死:中国诗人的绮梦、爱欲和国忧  龙神低语  战损美人崛起计划  谋杀启事 3 :迷离悬案追踪手记  税务咨询高阶人才养成之路  镜头下的民俗鬼事  长安道:大汉公务员的苦逼人生  我非「弱者」:拐卖、谋杀与精神控制  千万种心动:喜欢你是甜甜的  吞噬星空之杀敌就能顿悟  心机仅你可见:双向暗恋,甜蜜对线  师叔要吃窝边草  贤王的烦恼:上阵打仗不如朝堂买股  非正常人间故事集  风起之前:重大决策幕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