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孩子的突然「反口」,只是在找一个借口,家长话说不到孩子心坎里,他就会以各种借口拒绝你。
突然不敢捉蚂蚱的小萌
前天小萌爸爸带他去捉「蚂蚱」,小萌也给自己找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借口」。
一开始,小萌很勇敢,主动伸手去抓蚂蚱——但是,蚂蚱跳走了,他的捕捉行动暂告失败。
他爸:「没抓住啊?跑哪去了?」
小萌找到蚂蚱后,他爸自己动手抓住了蚂蚱,想要递给小萌。
小萌不敢动手,怯生生地问:「是抓它后面这儿吗?」
他爸:「可以抓它的腿,抓吧。」
小萌:「爸爸,但是它,它是不是想要逃命?」
他爸:「你可以抓它的腿,待会儿把它放走就行了。给!」
小萌:「爸爸,我想把它放了。」
他爸:「你可以抓住它。」
小萌(哭腔):「诶,爸爸我不敢了。」
他爸:「为什么不敢啊?它又不咬人。」
小萌:「我敢摸它触须……」
一开始说要捉蚂蚱的是小萌,后来不敢捉蚂蚱的也是小萌——还找了很多借口。
这可真是让人恼火!
可是,小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几个细节:
细节1:旁白
在小萌找寻跳走的蚂蚱时,旁边有一位小朋友大叫:「虫子!虫子!」
另一位较大的小朋友很大声地吓唬道:「虫子是食肉动物!而且,它会吸你的血!而且它有毒!」
细节2:失败的经历
一开始小萌抓蚂蚱失败了,他内心也许就会害怕自己再度失败:抓不住,或者让蚂蚱挣脱。
如果我们仅仅是继续劝说孩子「没关系,抓呗」,这种劝说方式大概率无效。
因为,小萌害怕的是——这虫子有毒,会吸血,会伤害我;而我有可能捉不住,所以会被虫子伤害!
即便,孩子暂时地听从了父母的建议,但一旦出现失败,他们立刻会逃之夭夭!
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
想要引导孩子的行为,首先要搞清楚他为什么不听话,或者说,他的需求是什么。
还拿小萌「捉蚂蚱」这事来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一寸相思:此情绵绵无绝期 晴偏好:辣手白莲,偏要高攀 战损美人崛起计划 镜头下的民俗鬼事 空勤家属 初生牛犊,干翻恶虎:懂法青年你别惹 星际末世:我带玩家拆飞船 贤王的烦恼:上阵打仗不如朝堂买股 谋杀启事 3 :迷离悬案追踪手记 非正常人间故事集 诗人之死:中国诗人的绮梦、爱欲和国忧 吞噬星空之杀敌就能顿悟 长安道:大汉公务员的苦逼人生 龙神低语 千万种心动:喜欢你是甜甜的 我非「弱者」:拐卖、谋杀与精神控制 特殊恋人:穿越荆棘拥抱你 师叔要吃窝边草 冰血长津湖:我在朝鲜战场的真实经历 税务咨询高阶人才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