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识这样一位妈妈。她家孩子2岁半左右,性格开朗、聪明伶俐。
妈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成长,硬是从某著名996公司离职,换了一个时间清闲,还有假期的工作。
因为从毕业起,就一直待在强调「狼性文化」的公司,所以妈妈特别反感简单粗暴、强迫别人的沟通方式。后来有了孩子,她的这种感受自然而然也泛化到了亲子间的沟通。
她觉得和孩子相处必须以理服人,教育孩子一定要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才行。
有一次她带着孩子来我家玩耍。告辞出门以后,孩子突然看到他之前答应借给我家二宝的一辆小车,一定要把车子骑回家。
他妈妈不同意,在楼道里,和2岁半的儿子说了45分钟的人生道理。
从「做人要大方,你自己答应借给别人的,说话不能不算数」,到「你家里还有很多其他车子可以骑,为什么非要骑着辆」,以及「假如别人答应借给你玩的东西突然不借了,那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想想别人的感受。」等等等等。
两人在楼道里从天到地地说,折腾了40几分钟,孩子哭过也闹过,最终还是答应把车留下。
孩子妈妈觉得,这是她说道理说通了,所以孩子是心甘情愿的答应的。
但孩子是真的「心甘情愿」吗?
我觉得不是的,孩子之所以答应,是因为妈妈的坚持,因为拗不过,所以不得不答应。
为什么这么说?
同样的问题也曾经出现在我和孩子的一段对话上:
孩子不听话,欺负别人家孩子。我牵着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从共情能力讲到传统美德,从素质教育讲到做人做事,恨不得一下就从根儿上把他这个问题给除了。
念叨了小半天,最后问孩子:「你听懂了吗?」
孩子:「听懂了……」
再问:「听懂什么了?」
孩子:「不能打人……」
就是这样子,甭管你有多激情澎湃、嘚吧嘚吧多长时间,他记住的,就这么一句话。
所以你看,小朋友注意力有限,你刚开头说的几句话,他可能还能用心听。说到后来,你讲的话他的耳朵有没有听见,都得打个问号。
而且,小孩子的理解力也非常有限。你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很有逻辑,但在他那里,其实根本跟不上你的逻辑。
那孩子犯错了,我们怎么和他讲道理?
第一,讲道理之前,我们要处理自己的情绪。
就像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
「孩子做错事,并拒不认错,我该不该强行逼他认错?」
当然不该。我认为,孩子犯了错可以当众纠正,但是不应该严厉,更不能强硬地逼着孩子低头认错。
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打人、吐口水等错误的行为。
其实,对于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而言,打人这种行为只是本能,并不意味着TA有暴力倾向或者品德不端。孩子的行为是家长在明确的奖惩机制中不断塑造的。
孩子出生时,对于世界的认知几乎是一张白纸,但是孩子本身并不是一张白纸。进化的自然筛选让每个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自带一套基本属性。这些属性中既包括对他人友善关爱的能力,也包括防卫与攻击的本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长安道:大汉公务员的苦逼人生 诗人之死:中国诗人的绮梦、爱欲和国忧 非正常人间故事集 贤王的烦恼:上阵打仗不如朝堂买股 千万种心动:喜欢你是甜甜的 晴偏好:辣手白莲,偏要高攀 镜头下的民俗鬼事 税务咨询高阶人才养成之路 星际末世:我带玩家拆飞船 战损美人崛起计划 一寸相思:此情绵绵无绝期 吞噬星空之杀敌就能顿悟 我非「弱者」:拐卖、谋杀与精神控制 初生牛犊,干翻恶虎:懂法青年你别惹 龙神低语 谋杀启事 3 :迷离悬案追踪手记 特殊恋人:穿越荆棘拥抱你 空勤家属 师叔要吃窝边草 冰血长津湖:我在朝鲜战场的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