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嗜血法医·第4季·终结游戏 > chater 17 幽灵逼近我了(第1页)

chater 17 幽灵逼近我了(第1页)

“离异,独居。名叫梅丽莎。见鬼,等一下。”拉雷多警探翻开档案,粗手指滑过一行行资料。“啊,”他说,“艾丽莎,首字母A,艾丽莎·伊兰。”他皱眉说:“这名儿起得有意思。”

我本可以当场指正他,毕竟一天前我才在便笺上写过这个名字。但从技术上讲,在他告诉我以前我都不该知道这事儿,所以我没吭声。况且根据我对拉雷多的了解,这家伙可不乐于听从别人的指正,尤其是法医部技术员的指正。但现在他负责小脏屋女性碎尸案,而且议会部门的政策规定,凶杀案需在24小时内着手调查。于是大家聚到一起,听从他差遣。鉴于我是其中一员,因此我也在。

当然,大概不管怎样,我都会找理由待在这儿。我太渴望线索,急着弄清究竟是谁干出这等可怕之事。我比全警局任何人——比全球执法界任何人——都更想找到杀害艾丽莎的凶手,将其绳之以法。不通过迈阿密陈旧迟缓、技术落后、老态龙钟的法律制度,而是自己找到他,再亲手把他拖下去,拖向德克斯特黑暗的神庙与最终审判。我不安地坐在那儿,听拉雷多叙述一遍大家均已知道的信息。结果是半点儿用没有。

除了几个新百伦跑鞋留下的脚印,他们没找到任何切实的法医证据。那些脚印的型号与尺寸还都十分常见。没有指纹,没有纤维,没有任何线索,除了我那双旧鞋——恐怕拉雷多以后还得雇一名非常优秀的潜水员才能找到它们。

我贡献的那点儿飞溅的血液提供的线索同样没用。耐心等待许久之后,总算有人问道:“离异,是吗?”拉雷多点点头。

“没错,我派人找过她前夫,那家伙名叫伯纳德·伊兰。”他说。我顿时精神一振,不禁向前倾身。然而拉雷多耸耸肩,说:“不走运。那家伙两年前就死了。”

之后他或许又说了些别的,可我没听进去。我悄无声息地沉浸在震惊之下——艾丽莎的前夫两年前就死了。我全身心地希望那是真的,但我十分清楚他离死还远着呢,而且正试图置我于死地。不过拉雷多是个相当优秀的警察,他要是说谁死了,肯定有个很好的理由认为那千真万确。

我屏蔽掉警察们嗡嗡作响的沉闷讨论,琢磨着那意味着什么,然后想到两种可能。要么目击者不是艾丽莎·伊兰的前夫——要么他设法伪造了自己的死亡。

他没理由编造一整套虚假生活,还花几个月的时间抱怨“A”与离婚的事儿。他曾清楚地看见我在她家院子里看那辆本田车——当时房子里的喊声想必就是他在和艾丽莎吵架,我还看见他回屋的背影。因此我不得不相信事实摆在眼前:他确实是艾丽莎的前夫,也确实杀了她。

这表示他骗过了警察,让他们认为他已经死了。

伪造自身死亡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伪造尸体:你必须提供一个现实场景,一个逼真的犯罪现场,还有一具令人信服的尸体。做到万无一失很难,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

但是:

一旦搞定最初装死的部分,被哀悼、下葬之后,事情就简单多了。事实上,伪造死亡前的两年,伯纳德已专职从事文书工作。而在21世纪,文书工作自然意味着电脑工作。你需要破解几个基础信息库,植入自己的假信息——其中一两个很难破解,但我不想解释我为什么知道。不过一旦突破网络防御,你只需写入一两行新信息或者替换一些……

有可能做得到,虽然很难。但我想我应该做得到,只是有些棘手。想到目击者与他的电脑能力提升了几个等级,我可不觉得开心。

散会时,我依然郁郁寡欢。我带着渺茫的希望而来,以为能找到一粒线索的碎屑,再顺势查出目击者这块大面包。可如今渺茫的希望也彻底破灭,我再次徒劳而返。怀抱希望向来不是什么好主意。

好在我还有个极小的优势。我匆忙赶回到电脑前,查看检索进度如何。我先深入检索一遍伯纳德·伊兰,之后又查了伯尼·伊兰。官方记录大多已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已故”二字。无论他现在叫自己什么名,这一步确实做得干净利落。

但我依然找到几篇提及伯尼·伊兰的报道。他曾在小联盟棒球俱乐部“雪城酋长”队担当三垒手。这家伙显然是个力量型击球手,可惜从未打中过弧线球,也没能进入职业总会。一个半赛季后,他离开了球队。我甚至还找到一张他的照片。照片上一个身穿棒球制服的人在朝投手挥棒。照片很模糊,有点儿失焦。我虽然看得出他确实有张脸,可几乎说不清他长什么样,连他有几个鼻子都看不清。而别的网站都没有伯尼的照片。

就这些,无别处可循。我知道目击者打过棒球,擅长电脑,可以帮我将范围缩至百万人以下。

随后几天我一直汗涔涔的,不光因为夏天到了,气温升了一级,还因为德克斯特始终战战兢兢,全天候、“全明星”、全身心地处在恐慌之中。我终日神经兮兮、心烦意乱,一心觉得未知的家伙正朝我扑来,企图打我个措手不及,继而无法专心做事儿。我不得不保持警惕,做好万全准备——可我该怎么做?做什么?危险在何时何地?既然我不知道何时、为什么、针对谁,我又如何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可我不得不准备好,无时无刻,无论醒着还是睡着。这任务让我无法忍受,让我心灵的车轮疯狂旋转,去不了别处,只能进一步深入恐惧。在我疯狂的妄想之下,耳边每一声脚步都成了他。他手持路易斯维尔球棒,悄然溜到我身后图谋不轨。

就连文斯·增冈都注意到我的异常。事实上他很难注意不到,因为每次他一咳嗽,我都会像只被烫到的猫一样跳起来。“小伙子,”他坐在实验室另一端的笔记本后面对我说,“你实在太紧张了。”

“工作太投入。”我回道。

他摇摇头:“那你需要再多参加些聚会。”

“我结婚了,还有三个孩子和一份高要求的工作,”我说,“我不参加聚会。”

“听听前辈的智慧,”他模仿陈查理26的语气说,“人生苦短,难得一醉,坦诚相会。”

“贤者的忠告,大师,”我说,“或许我今晚可以试试,在童子军聚会上。”

他严肃地点点头。“好极了,教教那些年轻人,他们将会受益匪浅。”他说。

其实今晚我真的要去参加每周一次的童子军聚会。这个活动科迪已经参加了一年,虽然他一直不喜欢。但我和丽塔都觉得这对他有好处,说不定能帮他克服腼腆。尽管我知道带他克服腼腆的唯一方法无疑是给他一把刀和一些用于试验的活物,但我觉得我最好避免和他妈妈谈论这个话题,参加童子军是最好的替代品。况且我确实觉得这对他有好处,可以帮他学习如何表现得像个真正的人类男孩儿。

所以晚上下班回到家,我匆匆吃掉前一天剩下的热带风味鸡肉,趁丽塔还在厨房忙碌,便给科迪套上他的蓝色童子军军装,把他推上车。每次穿这身衣服,他的眼中都带着几乎难以抑制的怨恨。在他看来,穿着下身是短裤的制服不仅是一种可怕的时尚,还是对被迫穿衣者的羞辱。但我劝他说参加童子军可以有效学习如何融入集体,并试图让他明白这种训练与学习如何放置尸体残骸同样重要。如今这活动他已经参加了一年,从未有过任何公然的实际抗拒。

今晚规定在小学集合,我们到达时离开始还有几分钟,于是我们静静坐在车里等待。科迪喜欢直到聚会马上开始才进去,大概对他而言融入人群依然是种不太愉快的任务。因此大多时候我们都会一起坐着,偶尔交流一两句。他从不多说话,但每句都值得一听,虽然一句只有两三个字。我一向不喜欢陈词滥调,但我得说我们之间有某种缘分。尽管今晚我正忙着寻找潜伏在暗影中的危险,但假如科迪要背诵全本的《爱经》给我听,我也不会不听的。

幸运的是,他似乎不想说话,只是注视着其他走下车的男孩儿,看着他们走进学校。有些孩子是和父母一起来的,有些则是自己来的。是的,我也在认真观察他们。

“史蒂夫·宾德。”科迪突然说了一句,我下意识地一激灵。科迪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然后指了指一个一字眉的大块头男孩儿。那孩子昂首阔步走过车旁,进入学校。我看向科迪,扬起一边眉毛;他耸耸肩,说:“仗势欺人。”

“他挑中你了?”我问,他又耸耸肩。然而不等我得到什么切实的回答,我忽然感到后颈传来一阵诡异的瘙痒,同时觉得内心深处哪里有些不对劲儿。我回头看向身后,几辆车驶进停车场,在附近几个车位停下,看不出有任何凶险,也没有任何触动黑夜行者的异常迹象。不过是几辆小型车和一辆车龄至少15年的老凯迪拉克。

一瞬间,我怀疑会不会其中哪一个是他,我的幽灵,他已经逼近我——因为潜意识在隐隐刺痛,通知我的思维。不可能——可我依然看得很仔细,看着那些车一辆辆停下。大多是城郊通用车,每周都会看见。只有那辆凯迪拉克与众不同。我看着它停下,看见一个矮胖的男人走下车,随后下来一个胖小子。再寻常不过的画面,完全符合你的期待。不存在任何异常与威胁。他们走进学校,没扔手榴弹,也没到处放火。我目送他们走进校门,那个矮胖的男人根本没看我,只是单手扶着男孩儿肩膀,让他安心,带他进去。

不是他,他就像看上去那样,不存在别的可能,就是一个带孩子参加童子军的人。我竟然会觉得幽灵知道我今晚在这儿,还为了接近我临时找了个男孩儿。太愚蠢了。我深吸一口气,试着甩开愚蠢。无论出什么事儿,都不可能在这里,在今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死亡概率2/2  御手洗洁的问候  火之幻影  惊悚直播:黏人病娇邪神来敲门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Y的悲剧  抗战:大炮即真理,口径即正义  福尔摩斯症候群  御手洗洁的舞蹈  超神:三王给我生孩子!  捡漏爆赚万亿,从热芭收破烂开始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  学生街的日子  血之罪  奇想,天动  御手洗洁的旋律  X的悲剧  寝台特急1-60秒障碍  因为太强,天道认我做大哥  地上地下之大陆小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