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少年即成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一、少年得意,中年失意
与许多出身贫寒、仕途不顺的诗人相比,柳宗元可以说是出生名门望族,又少年得志,在其他同辈还在寒窗苦读之时,他已经「名声大噪了」。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shì]曾为宰相,他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也是祖上世代为官的家族。
但家族的辉煌并没有延续到柳宗元这一辈,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职一直很低。
虽然家道中落,但柳宗元毕竟是望族之后,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执着追求。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他又随着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岁那年,他因为一篇《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得到圣上的赞誉,小小年纪的他便成了人们所羡慕的少年才子。后来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当时有种说法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也就是30岁考上明经,已算晚矣;50岁考中进士,犹未迟也。而柳宗元才21岁就考上了进士,可见他才学多么出众。
之后柳宗元的仕途连连攀高,然世事多变,在公元805年,柳宗元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顺宗继位,拥立太子的柳宗元一派改革失败。正月,在位27年的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当了皇帝,即唐顺宗。八月,唐顺宗「内禅」为太上皇,他的儿子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权力转移的背后,是朝廷精英的起起落落。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间,一场被称为「永贞革新」的新政旋起旋灭,却对参与其中的人施加了毕生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柳宗元。刚刚才大展拳脚、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柳宗元,光明的前景即刻灰飞烟灭。
永贞革新失败后,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至此,柳宗元可以说是退去了所有的锋芒。
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那里属「荒疠」之地,他便「自放山泽间」,与山水为伴,并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这段时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815年,他返京依旧没有得到重用,又被贬为柳州刺史,直到公元819年于柳州逝世。
一个极度聪明的奇才,被贬谪到荒远的不毛之地,心中自有难言的痛苦。然而任何一种痛苦都可能磨励人的意志、深化人的思考。正如后人指出的「于迁谪中始收文章之极功。盖以其落浮夸之气,得忧患之助,言从字顺,遂造真理耳。」正是十多年的贬谪生活所带来的大磨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成就了他千古文章一大家的不朽地位。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不仅指出他的文才得益于生活中的磨励,而且进一步揭示了他的文风都明显地带有他生活经历的痕迹:「苦其危虑心,尝使名声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宋代大文学家、大政治家王安石则对「八司马」作了整体的评价,认为他们都是能在「无所用于世」的困境中「自强」的「奇才」。
柳宗元虽然只活到了46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许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柳宗元的三篇诗歌。
二、柳宗元的诗歌
(一)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赏析:
这首《江雪》写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本来是客观的景致,柳宗元却写得格外幽僻,由此可见诗人的心情也是孤独清冷的。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许多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及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没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二)渔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围观考古现场(全新升级版) 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隐私的角落:女人们的微笑战争 仙君他貌美如花 重生后,弃女毒妃飒爆全京城 王爷将心向明月 梦想乡:整个世界也无法阻止我来爱你 高中生:三步打通理科思维 超级高效术:让你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快人一步 2021 智能手机选购指南:看懂市场,做聪明的购机人 九秘神针:君临天下 怪谈文学奖:现代都市恐怖病系列 鉴爱高手,热血出击 2021 平板电脑推荐与选购:高效选品方法论 大话西方艺术史:艺术原来这么有趣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给压力山大的职场新人:升级职场能力,拼的是高手思维 繁华之间:名利场上的一夜沉浮 摄影配件入门手册: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刑侦笔记:真实案件始末